close

.仝氏族源考

  字是的異體字,始出自《道書》。漢字有各種體,如宋體、仿宋體、新宋體及揩體等。但字作為的異體字,已有很大的變化,以致許多人不認識這個字。

字作為人名,至少已有一千二百年歷史。如盧仝(約西元795-835年),唐代詩人。祖籍范陽(今河北涿州),唐初四傑詩人盧照鄰嫡系子孫,出 生於河南省濟源縣。盧仝二十歲離家出遊,常與文學家韓愈、詩人張籍、賈島、孟郊交遊。盧仝對腐敗朝政反感,決意拋棄仕途,兩次拒任諫議大夫。唐大和九年(835年),盧仝留宿大臣王涯家,適逢甘露之變,被宦官殺害,時年四十餘歲,歸葬於濟源縣武山故里。《全唐詩》收錄其詩八十餘首。

關仝(約西元907-960年間),五代後樑人,原籍長安(今陝西西安)。著名畫家,擅長山水畫。早年師從荊浩,晚年有出蘭之譽,並稱荊關,為五代、 北宋間北方山水畫三大流派之一,四大山水畫家之一。《宣和畫譜》收錄其畫94件,傳世作品《山溪待渡圖》、《關山行旅圖》等圖錄於《故宮名畫三百種》。

朱仝,北宋梁山英雄第十二名,馬軍八虎騎兼先鋒使第六名。原是山東鄆城縣巡捕馬兵都頭,被迫上了梁山。招安後,被封為保定府都統制。

字作為人名,也見於金朝徐州樞密院參議官仝周。但仝周不姓仝,他姓粘葛,全名是粘葛仝周。

仝姓在中國姓氏中是小姓,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統計的全國前五百個姓氏中的排序為第478位,人口總數百萬。關於仝姓的起源,一直沒有統一的說法。有些仝氏族人對自己的姓氏起源長期以來迷惑不解。如河北省正定縣光緒九年(1883年)修訂的《仝氏家譜》序中記有:熟思無如最可慨者,我族仝氏既不列於 百家,旁搜餘典又未見於群籍,稽諸文而無徵,詢諸人而莫識意者。封於衛以地得姓,抑鄣去邑而為章,百去一為白,自成其畫與,官司徒官司馬以爵得姓與,不然,同仝  相傳以訛,  仝微別相沿以誤與。可見,古人對仝姓的來源並不清楚。

 

睢寧縣是全國最大的仝氏聚居地,該縣有近10萬仝姓人口,都是元末兵部尚書仝文瑞的後裔,家譜比較完整。仝文瑞元末棄官隱居睢甯,明初朱元璋派劉基奉詔征之,但文瑞守義不屈,令長子留睢甯,二子去遼東原籍,三子去陝西,四子去河南,五子往湖廣,六子往燕京,囑畢飲鴆而卒。至今二子、三子及五子下落不明。 2006年睢甯仝氏第八次續修家譜,他們想借此機會查明三位二世祖的下落。以前雖曾派出幾批人到全國各地調研,但都收穫不大。2006年底,睢甯仝氏聯繫 上了我,我建議他們召開一次全國性的仝氏聯誼會議探究仝氏的起源,並答應全力以助。睢甯仝氏同意這一建議,隨即成立了籌備組。

召開這樣的一次會議,首先要知道全國哪些地方有仝氏族人,搞清全國仝氏聚居地的分佈。英特網是當今資訊傳播最多最快的場所,其中的百渡網站信息量最大。凡 有幾十戶幾百口仝氏族人生存的地方,他們的社會生活、經濟活動及對外交往的資訊,或多或少會在百度網上有所透露。於是,我花了三個多月時間,在百度網上以 “xx縣(或市)仝按全國縣市總數點擊了1735次,每個縣市又出現幾十條資訊,終於從幾萬條資訊中搜索發現全國有152多個縣市、359個鄉鎮村有仝姓聚居地,可以說找到 了仝姓聚居地的八成多。籌備組隨即按這些地址發出了邀請信,因大多數地址不知道族人名字,信封上只好寫“xxxxxxxx村村委會轉仝姓長輩收。 考慮到農村族人從遠道赴睢開會花費不小,為減輕他們的負擔,籌備組決定三免二送一自理,即免會務費、免食宿費、免資料費,送睢甯《仝氏族譜》、送《仝氏歷史資料彙編》,往返路費自理。為了酬集經費,睢甯仝氏企業家仝泰忠、仝德俠等慷慨解囊,為會議順利召開提供了有力的經費保障。邀請信發出後,立即得到 了全國各地仝氏族人的熱烈回應。

 

200753-4日在江蘇省睢寧縣終於舉行了全國首屆仝氏族譜研討聯誼會。全國9個省市30多個縣市256名仝氏族人代表參加了會議,各地族人帶來了幾十部家譜以供研討。大會通過研究歷史資料,交流家譜資訊,對比歷史上的夾穀氏族和當今仝姓氏族的地域分佈,一致認為東北女真族夾谷氏於十二世紀進入中原漢化後的後裔就是全國各地的仝氏,而女真族夾穀氏留在東北的後裔即今滿族佟氏。作出這一結論有下列三點理由:

 

1.有關歷史文獻都一致肯定東北女真族夾穀氏漢姓為。《金史》[2]最後一章《金國語解》中的《姓氏》(p.2896)一節有夾谷曰仝。這是在正史中首次從官方肯定了夾穀氏漢譯為。元明時期,夾穀諧音為夾溫,兩個音相拼,近似得到的諧音。又為區別於已有的姓,故用姓。金朝詩人元好問(1190-1257年),山西忻州人,曾官至金尚書省左司員外郎(正六品),著有《元遺山集》,其中記載了夾穀 銘其改漢姓仝一事。元末明初著名史學家、文學家陶宗儀的30卷筆記《南村輟耕錄》中有記載:金人姓氏夾谷曰仝。”  《宋史·理宗記》中也記有:瑞平元年四月(即1234年)庚寅,金降人夾谷奴婢改姓同名鼎。但此處應為,夾谷奴婢降宋一事發生在揚州。湯 傑在《揚州政協》網站上發表的《揚州姓氏趣談》一文中寫到:宋瑞平元年,宋將趙葵會同蒙古滅金,其將夾谷奴婢降宋,改名同鼎,-----今揚州只有仝 氏,而無姓。可見當時有人將誤寫成了。

民國十八年由開封開明印刷局印製的《雪舟詩抄》(即仝雪舟詩抄)有南陽張嘉謨寫的跋,開頭為唐河 松亭仝 君出其曾大父學舟先生詩一卷以示嘉謨,紙墨塗注手 澤嫻然為先生手抄本,仝氏見史傳始于明方技寅,安邑人,先生族遷自安邑,故鄉裏述仝氏世系明以上無能溯者,今此本有印章曰夾谷後裔,乃知先生金源貴種,史所稱白號姓也。我國國學大師、著名哲學家、教育家馮友蘭,在此詩抄的跋後曾寫了一篇《仝學舟先生傳》,詳細介紹了仝學舟的家世。馮友蘭寫此傳記,是因 余與 先生家為姻戚,故悉其家世雲。《金史》女真姓氏名單中共有99個姓氏,其中83個稱為白號之姓16個稱為黑號之姓,很可能白姓是更古老更優越的姓氏,因為女真人把白色作為吉利的顏色。由上述可知,夾穀氏在女真族中是較古老較優越的姓氏。事實上,夾谷氏在白號姓中排第三。《金史》志第三十六、百官一規定:凡白號之姓,完顏、溫蒂罕、夾穀-----”

由這些歷史文獻我們可以確認,女真族夾穀氏漢譯為仝。金朝時期,女真人是不准改用漢姓的。1173年,金世宗下令:禁女直人毋得譯為漢姓。”1187 年,金世宗又重申:禁女直人不得改稱漢姓,犯者抵罪。”1191年,金章宗也規定:制諸女直人不得以姓氏譯為漢字。融入中原的夾穀氏普遍改用漢姓 仝,則是在元末明初。元朝社會根據民族成分劃分為四個等級:一等為蒙古人、二等為色目人(西域人)、三等是漢人(指中原原金朝統治下的各族人包括女真人),四等是南人(原南宋統治下的漢人)。可見在元朝時期,女真人仍有一定的生活空間,並未受到特別的民族歧視。但到了明朝,漢人統治者對各少數民族採取 了民族歧視政策,朱元璋曾三令五申反復強調禁止胡服、胡姓、胡語、胡俗。在此歷史環境下,女真族夾穀氏不得不改用漢姓。即使留在東北的女真族,雖然仍能保留本民族的習俗,但在漢統治者的民族歧視政策下,夾穀氏也不得不改為漢姓。也許為了區別于中原已融入漢族的仝姓,而改用了同音的姓。元雜劇《虎頭 牌》中就稱夾谷氏姓佟。夾谷氏在滿語中翻譯為瓜爾佳氏,但滿語中翻譯為瓜爾佳氏的還有另一個姓氏古裏甲。瓜爾佳氏由滿語翻譯成漢語時即為仝氏、佟氏,但也有極個別異譯的。夾谷氏被異寫成瓜爾佳,最早見於元代姚燧的《興元行省瓜爾佳公神道碑》(《牧庵集》第十六集)

 

2.各地提供的幾十部家譜,凡對族源有所考證的,都一致認定仝姓為進入中原的女真族夾穀氏漢化後的後裔。下面就主要幾支的家譜稍作摘錄。

1)山西省運城市安邑鎮三家莊村和房子村住有幾百戶三千多仝氏族人,他們的家譜比較完整,一世祖夾谷成慶,二世祖仝德剛,三世祖有三房:大門仝敬、二門仝謙、三門仝禮。于民國十六年重修的家譜序記有:仝氏之先,出自大金夾穀氏,嗣遭元滅,遂易今姓,元有諱成慶者為本邑令,因家焉村名房子,裏號雙安,戶口殷繁,人丁蕃衍。惜乎譜籍無存,宗支莫考。明正統間,邑人有諱者,稿京房易。民國十五年修的《仝氏大門金公支譜》記有:鼻祖諱成慶,本貫大同 人,元至正十三年(西元1353年),知安邑縣事。二門道光十三年的族譜後序記有:我始祖諱驥字德純公,固安邑仝寅之後,實隆州納魯悔河夾穀之奇之後也。三門光緒戊戍年《仝氏族譜》的考姓明派記有:我仝氏乃隆州納魯悔河人也,複姓夾谷,當金龍興時我鼻祖夾谷阿海率所部來歸。由安邑的這些家譜我們看出,仝姓的上祖是女真族的夾谷氏,安邑的遷始祖是夾谷成慶,其第二代正值元末明初,其姓已由夾穀改為漢姓仝。安邑仝氏有傳世對聯:祖籍隆州夾穀姓,繁散異地安邑公

2河南嵩縣光緒三年《仝氏宗譜》序記有:“仝氏祖居山西,明崇禎年間,仝公諱文字升公,以監察禦史,授河南省巡按,性骨鯁,察河南府福王種種惡款,具疏上奏。上不准奏,反坐子孫,不敢回歸,流寓嵩孟,後遂家焉。撚匪至嵩,譜系已失,若序譜系,因述其略,以示後世。明始祖,太僕卿欽天監,文華殿學士諱字協恭。支祖,監察禦史河南巡按,左庻子諱文字升公。”由此可見,今嵩縣、孟津一帶的仝氏,遷始祖仝文,上祖是仝寅,而仝寅已知是夾谷成慶之後。所以嵩縣、孟津的仝氏是女真族夾谷氏的後裔。

3)河南唐河縣約有一萬多仝氏族人。民國十五年修的《仝氏大門金公支譜》記有:二門始祖諱謙,公有子三,後世宦逰京師、河南唐縣,有祠有譜。綜合上述可知,唐河仝氏遷始祖仝驥是安邑夾谷成慶之後,所以唐河仝氏也是女真族夾谷氏的後裔。唐河縣仝氏有傳世對聯:夾穀家聲遠,慶陽世澤長。這裏的慶陽可能來源於下列史實:唐河仝氏七世祖仝宜,誥授奉政大夫,順治戊子科拔貢,曾任陝西慶陽府同知。

 關於安邑、唐河兩地仝氏的民族屬性,山西日報社原總編輯王雪櫵先生曾作過考證,他在《安邑仝姓為女真後裔考》及《關於仝氏家族的再調查》[20]兩篇文章中,都肯定了兩地的仝氏是女真夾谷氏後裔。中央民族大學已故教授賈敬顏在兩篇重要論著中也確認唐河的仝氏是女真人夾谷氏後裔。他在《漢人考》(載《中國社會科學》1985年第6期)一文中說:“1952年筆者曾答復過一封信,該信系河南南陽市仝工娥所寫,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轉來。信中言,聽家中老人講,他們的上世是韃子,請鑒定民族成分,並言現在唐河縣城裏還有規模較大的仝家祠堂。我的結論是:仝氏乃女真族夾穀氏所改姓,亦作童或佟。他在另一篇文章《略論漢民族的形成》(載《文史知識》1987年第二期)中寫到:朱元璋于1368年(建國之初)頒佈了一道禁止胡服、胡 語、胡姓、胡俗的命令,而在以後反復重申這一條禁令-------加速了明朝境內蒙古、色目人的漢化進程-----而一部分女真人則混入蒙古族,南陽地區的仝姓(夾穀氏),分明出自女真,但卻自認是韃子” 1984年出版的《運城縣地名錄》中關於安邑房子村、三家莊的地名記有:傳說元朝時,該村移來三家姓金的蒙古人,故名三家莊。

其實,安邑仝氏在元時稱自己姓金表明不忘自己是金人,自稱蒙古人卻是有政策背景的。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54年),定擬軍官格例,規定若女直、 契丹生西北不通漢語者,同蒙古人(即享受一等公民待遇)。女直、契丹生長漢地,同漢人(即三等公民待遇)。(《元史》世祖紀十)上面已經提到,安邑仝氏 的始祖夾谷成慶本貫大同人,大同屬西北地方,於是為了求得較好的政治待遇,他們自然稱自己是蒙古人。據考證,夾谷成慶所在的夾谷氏一支,早在金朝就由東北故土遷至大同、張家口一帶,這一地區鄰近蒙古族地區,語言、生產方式及生活習俗接近蒙古族。

4)河南省新安縣五頭鎮仝溝于清嘉慶二年修的《仝氏家譜》序記有:仝氏之始始于夾谷,夾谷之原原于金紀,世傳始祖為金宗室人,賞為金宰相,受姓夾穀,其後寄居洪洞,至元末時改曰仝姓,及今仝氏家廟書夾穀世胄從此始焉,自大明遷民時仝氏由洪洞分派遷于河南數支(餘)家,一支遷于孟津,又一支遷於郟縣,一支遷于新安城東北十五裏,因號村名曰仝家溝,先人相傳三支原系一門分遷,及今輩次猶存。宰相在金朝稱為右丞相、左丞相。查《金史》,夾穀氏任職右丞相及左丞相的只有夾穀清臣一人,因此新安縣、孟津及郟縣的仝氏始祖是夾谷清臣。

5)河南省宜陽縣張塢鎮嶽社村及董王莊鄉的仝氏,于2001年修的《仝氏家譜》記有:經過多方面考證,岳社仝門來源於新安縣仝溝。故宜陽縣的仝氏也是夾穀清臣的後裔,是由夾穀氏改漢姓而來的。

6)河南省南召縣2007年修訂的《仝氏族譜》序中記有:椐有關歷史資料考證,仝氏起源于金國滅亡到元朝成立時期,由女真族中夾穀氏因逃避迫害改 為姓,其家族成員幾乎分散于全國各地,其中一支遷移至河南郟縣。在清朝乾隆年間,我祖心正由郟縣遷移至現在南召太山廟仝莊、紅土溝一帶,在此繁衍生息已二百餘年,至今已十二代,現有人口一千二百餘人。南召仝氏祖墳的碑文上刻有:先祖心正自郟縣趙莊遷來。由上述可知,郟縣的仝氏有一部分是夾穀清 臣的後裔,另一部分可能是元朝時定居在郟縣的夾穀留乞的後裔。因此,南召的仝氏也是由夾穀氏改漢姓而來的,有可能是夾穀清臣的後裔。

7)上述幾處的家譜說明仝氏起源于夾穀氏,但也有仝氏由姓改來,不過東北佟氏也是元末明初由夾穀氏改漢姓而來,所以這些仝姓也是女真族夾穀氏的後 裔。例如,江蘇省睢甯縣的仝氏就由佟姓改來。睢甯仝氏的始祖仝文瑞是山東省鄆城縣仝氏始祖仝福新的胞弟。鄆城《仝氏族譜》中的《福新公傳略》記有:至和 元年(1328年),----,公戍遼東軍。-----,公弟福國名文瑞,至正初(1345年左右)登進士第,禦賞榜名密爾麻和謨,始士元。-----, 十三年(1353年),------,帝詔授福國兵部尚書,總制天下軍馬,鎮守潼關,其兄輔之。-------,公時為潼關總鎮,-------,至正十 五年(1355年),-------,脫脫罷相之時,------,革去總鎮之職,-------,公曰:為盡忠節,解甲告病還鄉,間或倖免於禍。公 弟曰:弟也有此意。徐州睢邑,諸多相識,我率子隱居。’ ------,公曰:佟久士元,屢與明拒。元滅恐累及子孫,可潔身遠遁自隱,更佟為仝。’”由這段傳略文字我們得知,仝福新、仝福國(仝文瑞)均系遼東人,原姓名為佟福新、佟福國,可見元朝中期,東北夾穀氏已有人更夾谷氏為佟姓。西元1355年,即元朝末期,元順帝腐敗,罷了脫脫丞相後,又革去佟福國潼關總鎮之職,致使佟福新、佟福國兩兄弟解甲隱居,為避禍改姓為。江蘇省睢寧縣、河南省博愛縣、台前縣、山東省荷澤縣的仝氏都是仝文瑞的後裔,這些地方有傳世對聯:遼谷征途家聲遠,夾穀分派世澤長夾谷發源家聲遠,洪洞分派世澤長

安徽和縣的仝氏也是由東北的佟姓改來。2003年新修的和縣曆陽《仝氏宗譜》考證了和縣仝氏族源:和縣仝氏始祖仝小橋,原姓名佟國紀,是清康熙帝的大舅,清廷的重臣。佟國紀兼任皇子的武術禦教師,一次在教練武術時誤傷皇子致死,本該滿門抄斬,但因皇親國戚關係,加上清初佟姓高官厚祿人多勢眾,有佟半朝之稱,最後康熙帝從輕處罰,發配安徽和州。當時佟國紀的遠房堂弟佟國禎時任安徽按察使,少不了給予保護。佟國紀發配和州後,為避誤傷皇子親戚的報復及地方官吏的歧視,改姓為

 

3.對照一下金朝夾谷氏在中原的分佈(圖1)與現今仝氏在全國各地的分佈(圖2),我們立即發現有驚人的一致。雖然在明初的大移民中,夾谷氏後裔也難避遷 移,但夾谷氏後裔的分佈與現今仝氏的分佈依然是吻合的。這兩種分佈驚人的但也是必然的一致,進一步從地理位置上證明了現今的仝氏就是夾谷氏的後裔。

 1125年和1126年金軍兩次伐宋,西路軍的路線是沿呂梁山和五臺山、台嶽山之間的四大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臨汾盆地及汾河流域,進軍到臨汾市及長治盆地的長治市。夾穀氏軍戶沿途可能定居的下述地方:雲中(今大同)、朔州、太原、平陽(今臨汾)及隆德府(今長治市一帶),正 好是現今仝氏聚居地的大同市、懷仁縣、渾源縣、朔州市、神池縣、太原市、祁縣、汾陽市、介休市、靈石縣、古縣、臨汾市和屯留縣、長治市等。1127年金軍 西征路線,是沿汾河下游及渭河流域的運城盆地和關中盆地,經河中府(今永濟市),直進到鳳翔。夾穀氏軍戶沿途可能定居的這些地方,正好是現今仝氏聚居地:襄汾縣、稷山縣、夏縣、平陸縣、運城市、永濟市、山陽縣、涇陽縣、戶縣、岐山縣、寶雞市及鳳翔縣。

東路軍兩次進軍合圍開封來回的路線,是從燕山府(北京西南)出發,沿太行山脈東側華北平原的涿州、保州(今保定)、中山府(今定州、無極)、真定(今正 定、行唐)、滑州、開封、開德府(今濮陽市)及大名府。夾穀氏軍戶沿途可能定居的這些地方,正好就是現今仝氏聚居地的涿州市、定州市、曲陽縣、行唐縣、正定縣、無極縣、元氏縣、南和縣、雞澤縣、邱縣、肥鄉縣、大名縣、南樂縣、濮陽市、湯陰縣、滑縣、衛輝市及封丘縣等。

 前面已經提到,除了這兩個地區外,金朝夾穀氏人還主要分佈在河南省境內及山東省西部地區。河南省有118個縣市,現已查明至少有48個縣市有 仝姓聚居地,是全國仝姓聚居地最多的省份。這48個縣市分佈在開封周圍的豫東平原,即河南省的中、東部地區,以及南陽盆地的南陽地區。山東省有仝氏聚居地 的23個縣市,有18個分佈在山東省西部地區。由此可見,河南省和山東省西部現今的仝氏聚居地,和歷史上夾谷氏後裔的分佈是吻合的。

 

綜上所述,無論從歷史文獻上看,還是普查各地的仝氏家譜,或是對照歷史上夾谷氏在中原的聚居地分佈與現今仝氏聚居地分佈,都無可辯駁地說明,女真族夾穀氏十二世紀進入中原漢化後的後裔就是當今的仝氏。這一結論,是20075月初,在江蘇省睢寧縣召開的全國首屆仝氏族譜研討聯誼會的重大收穫,從此解決了全國百萬仝氏族人長期迷惑不解的族源歸屬問題。

 

但這一結論的逆命題是否成立呢?也就是說,是否當今所有的仝氏都是女真族夾穀氏十二世紀進入中原漢化後的後裔呢?通過會上討論及會下交流,至今只發現有兩地提出異議。

河南省封丘縣仝氏對自己的族源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多數人認為家譜裏有人提出是鐵炫的後裔,但也有人認為依據不足。該縣咸豐八年(1858年)仝允升寫的 《仝氏族譜》序中記有:仝氏之仝未詳始自何代,果何所因。至清咸豐丙辰,封邑儒學訓導祈老夫子,鄧州人也,曾見仝氏族譜,向予言曰,自明太祖洪武,太子標卒,嫡孫允炆即位,國號建文。燕王棣,太祖之四子也,以燕叛,建文帝命都督盛庸、尚書鐵炫伐之,屢敗燕王。固明之忠臣良將也。後燕王自立永樂,遂夷其 族,不敢姓鐵,改姓金,以存鐵之餘孰意。後經查出鐵即金姓,又不敢姓金,將金減去點畫改姓仝。此仝氏之所由來也。想當時只有帝命,而他無所知,雖夷族於當時亦可稱美於後世。予思仝氏之仝,非若他姓眾多,有同字不同姓者欲修理族譜,但予生也晚,非特遠處同族,不能周知。

鐵炫(1366-1402年),回族,明鄧州(今鄧州市)城關人。靖難之役中,鐵炫堅守濟南,大破燕軍,燕軍南伐時不敢取道濟南。1402年,朱棣即 位後,設伏兵計擒,鐵炫在淮南被俘,遂受磔刑而死,年三十七歲。鐵炫被誅戮後,其八十多歲的父母被發配到海南,十多歲的長子充軍,後被虐殺。二子為官奴後也被虐殺,其妻楊氏及兩個女兒被逼入教坊司當妓女,任由兵士蹂躪。鐵炫其他族人(侄輩等)於1403年避難至山海關,隱居今錦州地區狼君洞,成為瀋陽現今鐵氏的祖先。

對照上述譜序和歷史史實,我們發現那位祈老夫子關於封丘仝氏族源之說,不僅缺乏依據,而且矛盾百出:1. 鐵炫已無直系後人留世,其旁系後裔今生活在東北瀋陽一帶,但並未改姓,所謂鐵炫後人改姓之說純屬子無虛有;2. 鐵炫是回族,封丘仝氏是漢族,即使有改姓之說,民族屬性一般不會輕易改變,也無必要改變,至少某些民族生活習俗(如回族人不吃豬肉)不會改變,但封丘仝氏並無回族生活習俗;3.據封丘《仝氏族譜》記載,封丘仝氏二世祖仝礦明萬曆24年(1596年),修建仝莊白衣堂,聚眾作首。由此可知,一世祖移居封丘的 時間大約在1572年左右,此時離鐵炫被殺已約170年,時間差距太大。這位祈老夫子作出如此猜測,大約是因為他和鐵炫是同鄉,對鐵炫知之甚多,出於對鐵 炫忠貞不渝的敬意,為鐵炫了一支後裔。其實,序譜的作者本人對此族源解釋也迷惑不解,有同字而不同姓者欲修理族譜,但予生也晚,非特遠處同族,不 能周知,他自知和河南其他地方的仝氏族源不同,深感迷惑。封丘緊鄰開封,開封是金朝後期的都城,金亡後大批夾谷氏文臣武將,遷至異地隱姓埋名,封丘當在首選之中。當然,封丘仝氏的族源究竟如何,始祖何人,我們還是尊重封丘仝氏族人自己的認定及將來歷史的進一步驗證。不過,始祖的認定是一件極嚴肅的事,來 不得半點猜測。否則,真正的始祖會在九泉之下發怒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人工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